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12月由中科院正式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室现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16名,多人次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验室主持和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等。截止2017年7月,实验室共发表了536篇学术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实验室共申请发明专利近百余项,其中国家专利25项,PCT国际专利5项。
实验室将富有技术特色优势、满足跨越发展的技术平台建设纳入到依托单位基地建设中去,支撑依托单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目前建成的平台包括:1.系统免疫学平台;2.病原发现平台;3.生物治疗技术和产品研发平台。
实验室定位:
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坚持“三个面向”,致力于病原科学与免疫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发现病原-宿主互作新机制,寻找抗病毒感染新靶标,创新传染病防控的解决方案。
研究方向:
(一)病毒学研究将聚焦病毒免疫学重点与热点研究领域,集中研究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原等重大传染病相关病原分子生物学,相关病原致病分子与细胞机制,获得控制和清除感染的路径和原理。
(二)免疫学研究将紧密围绕病毒学与疫苗学发展需求,通过免疫识别与应答、免疫稳态与调节机制挖掘,在区域免疫与系统免疫学领域形成突破,解答病原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病理机制,组织器官损伤与修复机制,获得免疫治疗新手段和新技术原理。
(三)疫苗学研究将以疫苗和抗体研发、评价和平台建设为主线,形成保护性疫苗与中和性抗体研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并以此指导开发重大传染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所急需的疫苗和抗体,成为疫苗和抗体研发的战略储备力量和战术支撑平台。